知乎上有一個靈魂拷問:為什么大多數(shù)人寧愿吃生活的苦,也不愿吃學習的苦?首贊答案是這樣說的:“大概是因為懶。學習的苦需要你主動去吃,生活的苦……你躺著不動它就來了。”
凡是和人的惰性去抗爭,都是一場硬仗。治療厭學,很明顯,比搞定“起床困難戶”更加棘手。
米蘭·昆德拉在《生命不能承受之輕》里說:“自學者和學生的區(qū)別,不在于知識的廣度,而在于生命和自信心的差異?!?/span>只有自發(fā)的學習,才能產生效果,就像特蕾莎用體內升騰的靈魂,去學習攝影一樣,治療厭學,久久為功,它需要的,是內在的驅動力。
01
延遲滿足,不要沉浸于片刻的歡愉
誰都喜歡追求快樂,這并沒有錯,就跟商人逐利一樣,流露的是人赤裸裸的本性。
但學習明顯不一樣,因為前期扎根的過程很吃力,所以有人說,學習就是一種反人性的存在。
你越往深里學吧,那種孤獨感和挫敗感就會越強烈。你試著把本科生、碩士生和博士生的狀態(tài)放在一起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最孤獨的人,往往是站在塔尖上的。
上個世紀60年代,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·米歇爾做了一個關于“延遲滿足”的經典實驗,實驗證明,“延遲滿足”是一種為了實現(xiàn)更長遠的利益而克服當下困難、放棄片刻歡愉的能力。
學習的本質,就是一種“延遲滿足”。問題就在于,很多人還沒捱到最后的彩蛋,就已經半路失聯(lián)了。
02
跳出來看,以開放的姿態(tài)豐滿人生
“問渠那得清如許?為有源頭活水來。”(《觀書有感》)
這片池塘里的水,非常鮮活,清澈見底,為什么呢?因為這里不是一潭死水,總有活水往里面不斷地流入。
我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有時相約一起爬爬山、吃吃飯,或者煲煲電話粥,交流分享各自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。這可以讓我們跳出固有的圈子和環(huán)境,能夠看到其他不同城市、不同行業(yè)、不同層次的風景,豐富你的見聞,完滿你的人生。
就個人而言,這種學習方式大有裨益,它能夠幫助我更好地接納自己,認可自己,完善自己,也更大程度地刷新了我的認知體系。
古人說:“與善人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即與之化矣。”(《孔子家語》)學習的發(fā)生和后效,常常就像這樣悄無聲息。
03
別人奪不走的,就是長在你身體里的東西
《霸王別姬》是一部很經典的電影,它的一些臺詞也很經典。比如這句話,程蝶衣一直記在心里。
“人,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?!?/span>
小時候,好好學習可能是為了少挨一頓罵,少挨一頓打,或者是拿著獎狀去親朋好友家里晃蕩幾下,好像學習是一件利他的事情。
當我開始意識到學習是一件利己的事情時,我已經不小了。而且隨著年歲的增長,這種意識在變得越來越強烈。
學習當然是為了我們自己,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,一個更有力量和更有智慧的人,一個能夠生存和發(fā)展得更好,并且能夠更加讀懂這個世界的人。
《淇奧》里說:“瞻彼淇奧,綠竹猗猗。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?!?/span>我們會慢慢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特點,不斷打磨自己,修煉自己的品性,提升個人的學識和能力,百煉成鋼,學習讓我們更加專注自身,而不是毫無意義地挑剔他人。
這些東西,將在我們體內生根發(fā)芽,肆意瘋長。
人生是一場馬拉松,有時候真的需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,不要糾結于已經流逝的沉沒成本,就像泰戈爾說過的:“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,那么你也將失去星星。”
重要的是把病治好,而不是執(zhí)著于一城一池的得失,因為只有那些生長在我們體內的東西,才會最終帶領我們走向遠方。